上海新开夜场招聘实力招聘我能够帮到你
最近上海又冒出来一家新夜场,名字挺唬人,具体叫什么暂时忘了——这种名字,大概开三天就得换一次,生怕被记不住。但“新开夜场招聘”这五个字,倒是像块磁铁,把我心里那点关于行业的杂念又勾了出来。
我认识一个做夜场招聘的哥们儿,上海这行当里混了快十年了。他跟我说,现在招人比以前难多了,尤其是那些新开的店,光鲜亮丽是亮丽,但规矩也多,要求也高。他叹了口气,说:“现在年轻人啊,要么图稳定,要么图高薪,愿意在夜场里熬日子的人,越来越少了。”
这话听着挺有道理,但仔细琢磨,又觉得没那么简单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某个livehouse遇到的一件事。那天晚上,台上乐队演出到高潮,台下几百号人跟着嘶吼,气氛燃得不行。散场的时候,我看见一个年轻姑娘,穿着那家店的制服,正站在门口鞠躬送客。她脸上没什么表情,但眼神里透着一股疲惫,那疲惫,跟台上乐手们意气风发的样子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也许,这就是夜场招聘的困境吧。一方面,夜场需要的是那种能扛得住压力、能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的人;另一方面,年轻人又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,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。这就像一场拉锯战,夜场想要的是“工具人”,年轻人想要的却是“艺术家”。
但话说回来,夜场招聘难,难道就真的没人愿意干了?我看未必。这让我想起之前在某个论坛上看到的一个帖子,一个90后姑娘写自己如何在一家酒吧做到店长。她说,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苦,但后来发现,夜场虽然累,但也能学到很多东西,比如怎么跟人打交道,怎么处理突发状况,怎么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。
这让我有点意思。也许,夜场招聘的难点,不在于年轻人不愿意吃苦,而在于夜场本身没有提供足够的吸引力。如果夜场能够给员工更好的待遇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甚至是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,那自然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。
当然,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夜场这行当,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叛和边缘化的色彩,要彻底改变它,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但另一方面,我也觉得,夜场如果想要长久发展,就必须得与时俱进,得想想怎么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,而不是一味地抱怨“现在的年轻人不行”。
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反直觉的观点:夜场招聘的难点,或许不在于招不到人,而在于夜场本身没有真正“需要”人。如果夜场能够真正把员工当作伙伴,而不是工具,那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加入。
说到底,夜场招聘这事儿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的是夜场本身固有的特性,简单的是,只要夜场能够真正改变自己,那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加入。
这大概就是我对上海新开夜场招聘的思考吧。至于这思考有没有用,那就不知道了。但至少,它让我对夜场这行当,又多了一份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