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傍晚,我刚从外滩散步回来,路过南京西路附近,无意间瞥见环球一号商务会所门口贴着一张招聘启事,红纸黑字,挺显眼。标题是“招聘女孩日结”,下面简单列了要求,薪资待遇也写得明明白白。我停了一下,心里咯噔一下,随即有点疑惑,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,就那么站在那儿看了几秒钟。
说实话,上海这个地方,招聘信息多,奇奇怪怪的总有。但“日结”这两个字,加上“女孩”这个限定,组合在一起,总让人心里沉甸甸的。我第一反应是惊讶,惊讶于这种信息会这么直白地贴在光天化日之下,惊讶于它似乎并没有引起周围太多人的侧目。然后我想,是不是我太敏感了?还是这座城市早就见怪不怪,大家各过各的日子,谁也懒得去管闲事。
我转身往家走,脑子里就开始转了。环球一号,我知道,那地方档次不低,客人估计也非富即贵。这么高档的地方,怎么会招这种临时工?而且还是限定性别和结算方式的?我琢磨着,可能是生意忙,临时缺人手,没办法。但“日结”就有点意思了,这通常意味着工作不稳定,流动性大,报酬也往往不高。女孩,这个年纪,在上海打拼,谁愿意做这种又累钱又没保障的工作呢?
我有点想起来了,我表妹前几年刚毕业的时候,家里条件一般,她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,工资不高,但还算稳定。有一次她跟我说,她朋友在夜场做服务员,月休三天,工资高,但压力也大,她说她看着都替她累。我当时还劝她,说稳定点好,别为了钱把身体搞垮了。她当时就“嗯”了一声,也没多说什么。现在想想,她朋友的选择,可能也是被现实逼的。
在上海,这样的城市,经济压力大,生活成本高,年轻人想立足,不容易。我身边不少人,为了多挣点钱,都干着不止一份工作。我有个朋友,做设计的,白天在一家公司上班,晚上接私活,周末还去教画画。她说她不这么干不行,光靠一份工资,在上海根本活不下去。这和环球一号招的“女孩日结”,是不是有相似之处?都是被生活推着走,不得不做出的选择。
这些“日结”的姑娘们,她们心里在想什么呢?我无法想象。我猜想,她们可能也和我表妹的朋友一样,是为了多挣点钱,补贴家用,或者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。也可能,她们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,或者正在过渡期。但不管怎样,她们都是活生生的人,不是机器,不是工具。她们也有自己的尊严,有自己的梦想,有自己的无奈。
我站在自家阳台上看夜景,上海璀璨的灯火在夜空中闪烁,像一个巨大的磁场,吸引着无数人前来。但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,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挣扎?环球一号门口那张小小的招聘启事,就像一个窗口,让我窥见了这座城市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。我想,这就是生活吧,有光鲜亮丽,也有暗流涌动。我们都在努力活着,只是方式不同而已。
嗯,可能吧。上海这城市,就是这样,永远在变,也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。但不管怎样,我希望那些在“日结”岗位上工作的姑娘们,能早日找到更好的出路,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毕竟,谁不想活得体面一点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