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那则招聘信息时,我正在KTV里。吧台那头,灯光昏黄,调酒师正慢悠悠地摇着杯,冰块撞击着玻璃发出清脆的声响。我坐在角落,看着眼前晃动的霓虹灯和杯中琥珀色的液体,心里却想着别的事儿——那则招聘模特的信息。说实话,这事儿吧,挺有意思的,让我想起这些年在北京摸爬滚打,在模特圈和KTV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圈子里兜兜转转的经历。
那团队招聘的模式,我有点眼熟。广告写得花里胡哨,什么“高端平台”、“形象气质佳者即来”、“高薪待遇,包吃住”……承诺得那叫一个满,看得人心里直痒痒。我以前也见过类似的,甚至更夸张的。说实话,这背后动机挺简单的,就是缺人,而且是急缺。但另一方面,他们筛选的要求也特别有意思,除了常规的身高、体重、三围这些,还特别强调“性格开朗,善于沟通”,甚至还有“有相关经验者优先”。这就不难看出端倪了,他们想要的,可能不仅仅是外表,更是一种能快速融入环境、甚至有点“服务意识”的人。
我回想自己当初入行,招聘信息也是各种各样,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,没几个是光看外表和承诺的。这事儿吧,说白了就是,这个行业,尤其是模特这行,门槛看似低,其实水很深。你得有天赋,还得有眼力见儿,还得能扛住压力。那团队招聘,可能就是想找些“省心”的人,能快速上手,省去他们培养的时间和成本。但问题在于,他们承诺的“高薪”、“包吃住”,往往藏着猫腻。我有个朋友,当年就被类似的话骗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,结果工资低得可怜,所谓的“包吃住”更是差得离谱。那次教训让我明白,天上不会掉馅饼,越是承诺得完美,越要小心。
后来,我身边不少模特朋友,在没找到更好机会的时候,会去KTV“捞金”。这事儿吧,挺普遍的。KTV嘛,毕竟是夜场,对形象要求高,而且收入确实比普通工作要“可观”一些。我也有过类似经历,虽然时间不长,但那滋味,挺复杂的。
记得有一次,我跟着一个朋友去一个高端KTV。那地方环境确实不错,装修豪华,灯光迷离,客人也都是非富即贵。我穿着那身华丽的晚礼服,站在门口迎宾,感觉挺风光的。但真正进去工作,才知道什么叫“光鲜背后的苦”。迎宾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就是陪酒、唱歌、跳舞,甚至还要应付各种奇怪的要求。说实话,那段时间,我赚了不少钱,但心里却挺压抑的。我看着身边一些同行,有的为了钱麻木了,有的为了留住客人学会了奉承,还有的……唉,说不清道不明。
KTV这行,确实是个“捞金天堂”,但也是个“名利场”。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,赚到大钱,也可能遇到让人恶心的事儿。人际关系更是复杂,你要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,包括那些喝醉了撒野的客人,那些表面客气实则算计的同事,还有那些试图占你便宜的上级。这跟模特圈一样,都需要情商和手段,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。
但话说回来,KTV工作再苦,也总比没工作强。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,生活成本高得吓人,没有钱寸步难行。我认识一个模特,为了还债,不得不去KTV工作。她说,那段时间,她每天晚上都提心吊胆,生怕出什么岔子。但为了钱,又能怎么办呢?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,模特行业虽然光鲜,但压力巨大,收入也不稳定。有时候,为了生存,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。
这些年,我一直在思考,模特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?我逐渐明白,光有外表是不够的,还得有实力、有韧性、有情商。而且,这个行业也需要更多的正能量,不能仅仅为了赚钱而工作。至于KTV工作,虽然它提供了赚钱的机会,但我们也应该保持底线,不能为了钱而失去自我。
现在,我虽然还在模特圈,但我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。这个城市太大,竞争太激烈,也许有一天,我也会像当初的朋友一样,为了生存而去选择其他的工作。但无论做什么,我都会记住自己的初心,保持底线,不为了钱而迷失自己。
那则招聘信息,让我看到了行业的现状和问题。模特行业需要更多真实、有实力的年轻人,而不是光看外表和承诺的人。KTV行业虽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,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,不能为了钱而失去自我。这或许就是我的感悟吧,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要有底线,都要保持初心,才能在这个城市里走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