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当天结”遇上“礼仪”,上海夜场的生意经,到底香不香?
上海,这座不夜城,KTV的灯火总是亮得让人有些晃眼。最近刷到一条招聘信息,标题挺扎眼——《上海ktv夜场招聘礼仪-要自己赚才香生意巨好当天结》。看到“当天结”三个字,心里咯噔一下,这年头,谁还不用点信用?但跟着往下看,“要自己赚才香生意巨好”,又好像点醒了我什么。这让我想起,每次和朋友聚会,总有人抱怨服务行业的人“油嘴滑舌”,又有人羡慕他们“收入高、自由”。这中间的道道,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“当天结”的诱惑,像一把双刃剑
说实话,“当天结”这政策,听着挺像给求职者递了个橄榄枝。尤其是对于刚入行,或者手头紧的年轻人来说,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吸引力。你想啊,不用再等那漫长的一两个月,钱到手,心里踏实。这感觉,就像寒冬里突然给你送来一杯热咖啡,暖意融融。我认识一个朋友,刚毕业那会儿,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,工资拖欠得那叫一个厉害,有时候一个月拿到的钱,还不够下个月房租水电。后来跳槽去了一家承诺当天结的夜场,虽然累,但看着手机里不断进账的数字,心里总觉得有个盼头。
但是,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,却常常被忽略。当天结,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服务要求,更快的回款压力。你想啊,钱要当天结,那消费就得更快,服务就得更到位,否则生意做不下去,钱从哪里来?这就像跑步,你跑得越快,喘得就越厉害,甚至可能摔倒。我见过一些在夜场工作的人,为了追求“生意巨好”,拼命推销高价的酒水,结果把客人伺候得团团转,自己累得要死,还可能因为客人投诉而受到处罚。这真的是“香”吗?我看未必。
“礼仪”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
标题里还提到了“礼仪”。这词儿,在夜场里,含义可丰富了。它不仅仅是穿着得体,说话客气那么简单。它更是一种情商,一种应变能力,一种对客人的洞察力。好的礼仪,能让客人感到舒适,愿意消费;不好的礼仪,则可能让客人望而却步,甚至引发冲突。
我曾在一家高档KTV做兼职,带过几个新人。我发现,那些真正能做久的,往往不是那些长得最漂亮、声音最甜美的,而是那些懂得观察客人需求,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。比如,有客人喝多了,他们会及时送上水和醒酒药;有客人心情不好,他们会耐心倾听,巧妙化解;有客人想炫耀,他们会巧妙地迎合,又不失分寸。这种“礼仪”,不是靠培训就能学会的,它需要经验,需要悟性,需要一颗真正为客人着想的心。
而那些只会说“您好”、“请”的,往往做不久。因为他们只是机械地执行着流程,而没有真正走进客人的心里。他们不知道,客人真正想要的,可能不是你的服务有多标准,而是你的真诚和关心。这让我想起一句话:“服务行业,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,而是客人感觉到了什么。”
“自己赚才香”,这逻辑,值得深思
“要自己赚才香生意巨好”,这句话,听起来有点像是在教人“向钱看”。但仔细想想,又好像在理。毕竟,夜场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,你不努力赚钱,别人就会抢走你的客户,你的位置。这就像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但是,这“香”字,却让人有点费解。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吗?还是为了通过赚钱,获得一种成就感,一种自我价值?我偏向后一种看法。因为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,那很容易迷失在金钱的漩涡里,忘记了初心。而如果你是为了通过赚钱,获得一种成就感,那你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,这反而会让你在夜场这个舞台上,越走越远。
我见过一些夜场的老手,他们已经不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,而是把这里当成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。他们能歌善舞,能言善辩,能洞察人心,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。他们享受着与客人交流的过程,享受着被认可的感觉。这种“香”,才是真正的“香”。
夜场的未来,需要更多“有温度”的生意经
联系到当下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线上预订、外卖服务、直播娱乐等新业态不断涌现,夜场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每个夜场经营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。
我认为,未来的夜场,需要更多“有温度”的生意经。这不仅仅是指服务要更人性化,更是指要打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,一种让客人愿意来的理由。比如,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娱乐项目,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,可以打造更紧密的社群关系。
而这一切,都需要夜场经营者,放下“唯利是图”的心态,真正去理解客人的需求,去用心去经营。只有这样,夜场的生意,才能真正“巨好”,才能真正“香”。
说到底,夜场的生意经,没有标准答案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无论模式如何创新,真正让客人满意、让员工有归属感的,永远是那份“以人为本”的心。这,或许才是夜场生意最“香”的秘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