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场的江湖,又见曙光
夜上海,夜上海,你是个不夜城。这话听着老掉牙,但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这上海夜场的江湖,几十年了,还是那股子混劲儿,只是换了件马甲。我是龙姐,这外号是早年间混出来的,如今带着一帮年轻人,想在夜场这片地界,再闯出点名堂。今天,我就跟大伙儿聊聊,这夜场现在是个啥光景,咱们这些想在这行里扎根、想东山再起的,该咋办。
先说说现状吧。现在的夜场,跟前几年比,真是天壤之别。前几年,那叫一个火,哪个地方开个店,保不齐就炸了锅。现在呢?好日子过去了,市场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。我注意到,像徐汇区的法租界那边,以前满地都是酒吧,现在关了不少,空出来的地方,反而冒出了些小众的Livehouse,搞点独立音乐,反而活络得很。这说明啥?说明现在的人,口味变了,不再那么盲目追求热闹了,开始讲究点品质和特色。
还有KTV这块,以前那种千篇一律的大包房,现在也式微了。我最近看到虹口那边,有些新开的KTV,搞起了“剧本杀”+“K歌”的模式,年轻人围着剧本聊半天,再一起吼几首歌,生意居然还不错。这就叫创新,不变不行啊。高端会所那边,更是精耕细作,不再搞那种纯粹拼场面的,而是注重私密性和服务体验,请些有头面的人物,搞点私宴,反而更赚钱。
机遇在哪?机遇就在这变化里。市场在调整,就产生了新的需求。比如,现在特别缺那种懂点音乐、能跟客人聊天的服务员,以前那种只会傻笑的,早就被淘汰了。还有就是活动策划,现在很多店,光有场地不行,得有内容,得会搞活动,吸引人。这都需要人才,需要新鲜血液。
说到人才,我就得说说我的经历了。我龙姐,也不是一开始就混得风生水起的。记得刚入行那会儿,也是个愣头青,跟着师傅跑了三年店,累得跟狗似的,也没攒下啥钱。后来机缘巧合,我开了家小酒吧,那会儿真是摸着石头过河,赔了几次本,差点就撂挑子了。但我不服输,琢磨着夜场就得懂客人,得会搞活动,于是我就带着几个伙计,天天泡在酒吧里,研究客人喜欢啥,搞了些小惊喜,慢慢地,生意就上来了。
那次的教训让我明白,夜场这行,光靠力气不行,还得靠脑子,还得有股不服输的劲儿。你想想,现在这行业不好做,要是没有点真本事,没有点韧性,怎么可能熬得过来?所以,我特别能理解那些想入行的新人,也特别看好那些暂时遇到了困难、但还想继续干的老手。
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成立“龙姐团队”的原因。我这几年,积攒了点人脉,也总结了不少经验,就想帮帮那些有梦想、有本事,但可能缺乏机会的人。我们的服务,不是简单的中介,而是真刀真枪地帮人。比如,我们会给新人免费培训,教他们怎么服务,怎么跟客人打交道,怎么应对各种情况。我们还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,给他们推荐合适的岗位,比如你是能歌善舞的,我们就推荐你去KTV做领班;你是懂音乐的,我们就推荐你去酒吧做驻唱或者活动策划助理。
我带过几个新人,其中一个,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没啥经验,但特别有悟性,学东西快,人也机灵。我把他安排到一个新开的Livehouse做服务员,教他怎么推荐酒水,怎么跟客人互动。没过多久,他就成了店里的明星员工,后来还升了领班。你看,只要给个人机会,他们就能发光发热。
现在,“龙姐团队”正在找人,找那些有梦想、有干劲、愿意吃苦的人。我们不要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,我们要的是能脚踏实地干活的。我们需要的人,得有这三样:第一,吃苦耐劳。夜场这行,不是光鲜亮丽的,很多时候要站着说话,要应付各种客人,没点吃苦的劲头,肯定干不长。第二,学习能力强。夜场变化快,新的酒水、新的玩法层出不穷,你得不断学习,才能跟上节奏。第三,有服务意识。夜场是服务行业,客人就是上帝,你得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,才能赢得他们的心。
适合的岗位,现在主要有这几类:服务员、领班、活动策划、驻唱歌手、调酒师。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要求,但都需要你具备上面说的那三样特质。我们不是要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我们是想带你一起干,教你本事,让你有奔头。
说到这,“东山再起”这四个字,就不得不说说了。很多老手,可能曾经在这行里风光过,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,暂时跌落了。这时候,别灰心,也别认输。夜场这行,就像潮水,有涨有落,跌倒了,爬起来就是英雄好汉。我经历过,我也看透了,只要你不放弃,总能找到新的机会。
怎么调整心态?第一,放低姿态。不管你以前多风光,现在也得从基层做起,虚心学习,才能重新站起来。第二,保持敏锐。市场在变化,机会也在变化,你得时刻关注行业动态,找到新的突破口。第三,坚持到底。东山再起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,才能熬过难关。
我常说,夜场这行,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本事和坚持。你有本事,有梦想,还肯吃苦,那“龙姐团队”就是你的平台。我们不是要你出卖青春,我们是想帮你实现价值。只要你肯努力,肯配合,我们一定不会亏待你。
夜场的江湖,永远不缺机会,缺的是那些敢拼敢闯的人。如果你准备好了,那就来找我吧,龙姐在这,等着你。别怕失败,也别怕吃苦,只要你肯干,上海夜场的夜空,一定能为你点亮一盏灯。